日期:2024-09-08 14:13
医疗器械企业医疗器械企业医疗器械企业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于9月6日(星期五)上午举行“营商环境创新行动”主题系列第二场新闻发布会,邀请烟台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浩,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市政府教育督导室总督学王先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县级干部李京岐,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李卫东,市医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于晓雷,市残疾人联合会党组成员、副理事长李丽娟介绍情况,发布会由市委宣传部对外宣传科科长赵向阳主持。
本场我们召开“营商环境创新行动”主题系列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主要向大家介绍民政、教育、人社、卫健、医保、残联等部门(单位)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首先,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出席本场发布会的发布人,他们是: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浩先生,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市政府教育督导室总督学王先统先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县级干部李京岐先生,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李卫东先生,市医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于晓雷先生,市残疾人联合会党组成员、副理事长李丽娟女士。
大家好!下面我介绍一下数据赋能优化民政便民利民服务有关工作情况。市民政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优化营商环境有关部署要求,锚定“奋进普惠共享、文明善治的幸福之城”目标,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加快“数字民政”创新实践,深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提档升级,积极创建省级“数据开放创新应用实验室”,推动数据赋能便民利民服务,有力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社会救助集成办经验被《全国优化营商环境简报》刊发、获评省级大数据创新应用典型场景,省域“一体化”信息核对模式获评全省数字政府建设应用优秀案例。下步,我们将持续用力抓实优化人文营商环境工作措施,积极为培塑“民事无忧乐享烟台”人文营商环境品牌作出新贡献。
一、推动民政数据赋能基层服务。优化改造“数字民政平台”,探索建立社会救助、慈善衔接、流浪乞讨救助、未成年人保护、老年人关怀、数据监测6个子系统,以低收入人口、流浪乞讨人员、未成年人、老年人4类民政服务对象为中心,完善动态监测指标体系,推出“温暖便民码”,根据致困原因、服务需求、急难程度和诚信情况等要素,分类匹配救助政策以及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多样化服务,形成人员主动排查、资源主动链接、服务主动匹配的一站式民政服务模式。
二、加快“一件事”迭代升级。联合教育、医保、公安、法院等7个部门出台孤困儿童保障“一件事”方案,开通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重点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网上申报渠道,实现孤困儿童保障“一次办”。牵头实施养老服务“一件事”,优化高龄津贴发放流程,压缩经济困难老年人护理补贴发放审批手续和时限,推动为老服务更加便捷。积极推进申请困难人员救助、公民婚育“一件事”迭代更新,以莱山区为试点推动12个救助职能部门22个救助事项“一门受理”“一网通办”,实现社会救助“一件事”高效办理。
三、实施精准化救助服务。整合教育、卫健、医保、残联等16个部门(单位)低收入人口数据,健全完善低收入人口监测指标体系,构建基于全市全量人口数据面向社会救助业务的主动发现模型,为低收入人口精准画像,形成“一人一档”,加强线上动态监测预警和线下实地核查,推动困难群众救助更加及时精准有效,助力社会救助从“人找政策”逐步向“政策找人”迈进。
四、优化养老服务发展环境。研究制定养老服务事业产业协同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统筹开展基本养老服务供给能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供给能力、医康养融合发展能力等“八项提升工程”,推动养老服务市场主体量质齐升,加快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深入实施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加快建设家庭养老床位,优化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推动居家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质增效。加强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争创一批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加强养老机构综合监管,用好预收费信息化管理平台,规范养老机构登记备案管理,实施“红橙黄绿”风险分级管控医疗器械企业,开展“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检查比例达到40%以上。
五、营造公益慈善生态。认真落实市政府办公室《关于推动新时代公益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着眼打造“品重烟台慈善之城”,扎实开展慈善项目提质、社区慈善培育、慈善文化浸润等“六大行动”,拓展公益慈善发展载体,鼓励引导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登记认定为慈善组织,大力支持社区基金发展,创新设立慈善地标、慈善空间,广泛开展慈善文化“六进”活动,引导慈善融入市民生活,营造浓厚慈善氛围,年内慈善组织数量增长15%以上,社区慈善基金数量增长10%以上。
感谢徐局长的全面介绍。下面,请王先统总督学介绍优化教育领域人文营商环境有关情况。
教育是重要的营商环境,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体现。近年来,烟台市教育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聚焦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持续提升教育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质量。近三年新建、改扩建各类学校240所,年招聘教师1500余人,办学条件不断提升。建立起覆盖全学段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年均发放各类奖助学金3.8亿元,惠及学生约12万人。落实随迁子女入学保障政策,课后服务实现义务教育学校、有需求学生“两个全覆盖”,惠及学生40余万人。建成智慧招生平台,每年惠及学生10万余人。中国教育报以《山东烟台推动教育改革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教育“软实力”筑强经济“硬支撑”》为题,对我市做法做了宣传报道。
下步,市教育局将围绕优化烟台人文营商环境这一目标,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教育幸福感和满意度。一是加强教育资源供给。今年将完成新改扩建中小学33所、公办幼儿园13处的工作任务,对新一批拟申报省级一类园的幼儿园开展评估认定,让孩子们能够“有学上、上好学”;深化县管校聘改革,年内继续交流至少1800名校长教师,推动优质师资在县域内、城乡间有序流动,办好群众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深入实施全环境立德树人,积极推广幼儿体育游戏,开展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提升行动,常态化开展校园读书、体育竞赛、艺术展演、劳动实践成果展示等各类活动,不断提升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培育良好审美观念,养成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三是推进省级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优化调整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建设5个市域产教联合体和26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推动校企共建18个产业学院,切实增强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四是优化招生入学政策。持续保障随迁子女入学,就读公办学校社保缴纳要求降低至6个月。聚焦“数智赋能”,进一步完善全链条智慧招生服务模式,高效办成入学入园“一件事”,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感谢王总督学的全面介绍。下面,请李京岐局长介绍劳动力市场监管领域有关情况。
为持续优化人社领域的人文营商环境,市人社局将坚定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导向,全面夯实营商环境中的人力资源要素保障。
一、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兜牢幸福底线。近年来,我市不断增强社会保障可及性,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达633万人,创历史新高,各类社保待遇按时足额发放率均达到100%。下步,我们将开展好“全民参保福暖万家”活动,积极开拓参保扩面增长点,持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同时,根据国家健全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的部署,深入推进人才年金试点,开展“企业年金下基层”推介活动,鼓励支持各类企业多种方式建立企业年金、人才年金,让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障更安全、更殷实。
二、持续稳就业促创业,激发创新活力。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近年来,我市围绕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机制,积极落实稳岗补贴等一系列政策,年均举办招聘活动1000余场,城镇新增就业连年超过10万人。下步,我们将进一步丰富就业优先政策体系,狠抓新一轮援企稳岗政策落实。综合运用资金补贴、金融支持等政策稳岗扩岗,办好民营企业招聘月、职通央企国企等活动,促进企业吸纳就业。聚焦高校毕业生,开展千企万岗进校园、访企拓岗等专项行动,落实“三支一扶”“就业见习”等专项计划,支持驻烟高校设立大学生就业创业赋能中心,推动毕业生就业服务焕新升级。实施社区微业三年行动,广设“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加强一县一家零工市场建设,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
三、加强人才“引育留用”,做强智汇赋能。近年来,我们聚焦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全力做好外招内引文章,高规格举办全国博士后大赛等重大赛事,年引进青年人才6万人以上。近期又发布了新版人才政策,提高了首次新引进到我市企业工作的符合条件人员的生活补贴、购房补贴,欢迎符合条件的人才踊跃申领。下一步,我们将实施青年人才“百千万”集聚专项计划,举办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产才对接大会、海内外精英创业大赛等引才活动,对接产业链需求培养高级以上技能人才1.1万人,加速推进高层次人才创业园市级总园规划建设,推动烟台留学人员创业园申报国家级博士后成果转化基地,新建设7处市级专家服务基地,争取年内引进青年人才6万人以上。
四、强化争议多元调解,护航劳动者权益。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就是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近年来,我们在全省率先建立特定群体劳动争议“五速裁”机制,仲裁机构当期结案率98%,调解成功率82%。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多元预防调解机制建设,建立残疾人、农民工等特殊群体维权“五速裁”机制,继续扩展立案“全域e 网通办”延伸服务网点,实现镇街100%全覆盖,进一步提升仲裁服务便利度。
大家好!非常荣幸参加今天的见面会。近年来,市卫健委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致力打造为民、便民、利民的卫生健康服务环境,取得积极成效。互联网+卫监、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等典型经验被国家卫健委全国推广,放射源诊疗技术和医用辐射机构校验被全省列为“揭榜挂帅”典型案例。下步,我们将深入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健康优先发展战略,着力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努力为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
一、持续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和高质量发展,完成市妇幼保健院综合楼建设和市中医医院、市奇山医院扩建。推进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建设,完善分级诊疗体系。持续强化医院信息化建设提档升级,建设医学影像、检验、心电诊断等资源共享中心,实施医疗服务、质量安全、院感控制等同质化、一体化管理。12月底前,完成全市所有三级公立综合医院门诊和住院检验结果互认互通共享。鼓励支持社会办医。
二、着力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加快培育县级医院急诊科、妇产科、儿科、重症医学科、中医科、精神科、老年医学科、康复医学科、感染性疾病科等重点专科建设。全面推进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质提效三年行动,年内新增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5处、社区医院6处,完成11处乡镇卫生院和530处薄弱村卫生室提标改造任务。不断加大县域医养结合服务供给,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探索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实现年内双证齐全医养结合机构数量各区市不少于3家。在省内率先开展在烟外籍居民预防接种服务工作,每个区市开设一处在烟外籍居民定点接种门诊。
三、扎实做好重点人群医疗保障。持续推进普惠托育发展,年内新增5000个托位,全市千人口托位数预期达到4.1个,托育机构备案率达到60%以上;促进医疗卫生机构支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年内全面推进医育结合签约服务。为22万多名适龄妇女提供“两癌”免费检查服务,促进“两癌”早诊早治。按照“知情同意、自愿免费”的原则,在全市2.5万多名年龄14周岁且无HPV疫苗接种史的在校初中二年级女孩免费接种国产2价HPV疫苗。免费接种范围延展至省内非烟台本地户籍,有烟台学籍的学生。电子预防接种证率先在全省落地并启用,实现了网上预约接种,亮码签到、登记、接种。
今年以来,烟台市医保局持续优化人文营商“软”环境,构筑经济发展医保“硬”支撑,重点介绍三方面工作。一是提高职工普通门诊待遇。降低职工普通门诊起付标准,提高职工普通门诊报销比例和年支付限额。今年以来,为628万人次结算职工普通门诊医疗费用6.4亿元。二是完善生育支持政策。将灵活就业女性纳入生育保障,将异地居住、部分中度失能和重度失智人员纳入职工长护保障,完善新生儿检查、女职工异地分娩保障政策。新生儿凭出生医学证明直接进行医保参保登记,实现“出生即参保”。今年以来,全市生育保险支出2.76亿元,同比增长1.2%。三是优化用药管理服务。“双通道”管理药店由30家增加到50家,群众购买国家谈判药品更加方便。新落地执行3批253种集采药品和3批5类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结果,平均降幅超50%。
下一步,我们将立足医保部门职责,聚焦企业所需、群众所盼,重点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不断提升服务质效。一是实现医保退休待遇认定“免申即享”。我市职工医保参保人办理退休手续时,由医保部门通过部门间数据共享,自动获取参保人有关连续工龄和工作年限信息,免申请完成退休人员职工医保待遇认定。二是推出医保定点零售药店药品比价服务。试点开通定点零售药店医保药品销售价格便民查询渠道,参保群众可登录鲁医保小程序、烟台市医疗保障局微信公众号等进行价格查询、比对、选择,更好服务群众便宜购药。三是打造“医保地图”便捷服务。建立医疗机构、药店、医保工作站经纬度数据库,将医保事项基础信息导入地图,群众查看地图,即可知晓对应网点的医保可办事项、办理材料等重要信息,实现医保办事信息一键查询、医保服务精准导航。
今年以来,市残联锚定“走在前,挑大梁,做贡献”指示要求,积极推进优化人文营商环境事项落实,从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机制和关爱服务体系等领域系统发力,积极推进“助残一件事”主题集成服务、强化残疾人托养育服务供给、提升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水平,切实增强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一、积极推进“助残一件事”主题集成服务。以“事项联办”为核心,进一步简化部门内部和部门之间办理环节,统一编制场景服务指南,推动联办业务标准化。“助残一件事”将集成残疾人证办理等12项业务服务,线上在山东省人民政府网站“高效办成一件事”专区和“爱山东”政务服务平台移动端“一件事办理”专区申请,线下在户籍或居住地镇街政务服务中心申请,申请人根据政策规定和个人需求,可单项也可多项申请服务事项。申请通过受理审核后,申请人到认定的评定机构进行残疾等级评定,对于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将数据实时推送至市民政局、市人社局等职能部门,各部门收到数据经过比对后,直接为符合条件的持证残疾人办理“两项补贴”、“养老保险补助”、“失业登记”等,真正实现了“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服务。
二、强化残疾人托养服务供给。今年,我市将开展残疾人托养服务列入全市为民办实事项目,市级按照平均每人每年 1000 元的标准给予托养资金补助,为不少于1500名残疾人提供服务,形成以居家托养为基础、日间照料为依托、寄宿制和“邻里互助”等其他形式为补充,功能完善、覆盖城乡的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原则上,居家托养服务每周不少于1次,每次不少于1小时;日间照料和寄宿制托养服务实行有效天服务,其中日间照料每天不少于4小时,寄宿制托养实施24小时照护;“邻里互助”每周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1小时。
三、提升残疾儿童康复水平。率先实施全生命周期融合服务。从早期诊断评估、抢救性康复、适宜教育、职业康复到回归社会等,构建全生命周期服务链条。率先实施“互联网+康复服务”。将便捷有效的服务延伸到儿童家庭,残疾儿童康复服务率达到100%。率先实施康复机构分级管理。针对不同类别残疾儿童康复需求,对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和差别化救助,一级、二级、三级机构康复训练补助标准分别为每人每天80元、90元、100元,同时给予儿童家庭25元的交通生活补贴,推进机构建设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
刚才发布人提到今年我市入选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请介绍一下该项目有关具体情况。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是贯彻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由中央财政安排专项彩票公益金,为符合条件的经济困难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建设家庭养老床位、开展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的重点项目。经民政部、财政部评选确认,今年全国共有50个地区入选,其中山东2个。
该项目主要面向居住在烟台市范围内且具有烟台市户籍的经济困难以及中低收入的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实施周期至2025年6月底。服务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建设家庭养老床位。根据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对其居家环境关键区域或部位进行适老化改造、按需安装智能化设备、视情配备老年用品。二是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符合条件且有相关需求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基础护理、健康管理、委托代办、精神慰藉等服务,项目周期内为每位服务对象提供不少于30次上门服务。预计到2025年6月底,将为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建设不少于2600张家庭养老床位,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不少于4800人次。该项目的实施将有助于引导更多专业优质资源投入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培育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市场,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
当前,我市牢牢抓住工业立市、制造业强市不放松,高素质的产业工人是一个关键因素。请问市教育局在深化技术技能人才供给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就深化技术技能人才供给方面,我们主要在做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坚持产学一体,促进专业布局与产业结构紧密对接。印发《关于优化调整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实施意见》,汇总全市16条重点产业链牵头单位关于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意见,支持和引导高职院校不断优化专业结构,2022年以来,全市高职院校围绕产业发展需求,累计优化调整专业126个,其中新增工科类专业40余个。二是坚持以产助教,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密切校企合作,设立富士康模具班、日立电梯班等111个订单班,建立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等52个产业学院。比如,烟台职业学院与万华化学联合建设万华产业学院,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医疗器械企业,累计为万华化学输送500余名毕业生。三是坚持以教促产,增强和提升职业教育的适应性。聚焦服务全市重点产业园区及16条重点产业链建设,整合政、校、行、企、研等各方资源,成立产教联合体5个、产教融合共同体25个,驻烟高校联合企业、科研机构共建科技创新平台57家,建设高端化工行业等省级新旧动能转换公共实训基地8家,职业院校每年面向社会开展技能培训达20万人次。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到,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请问今年以来,我市在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今年,我市以深入推进实施“全民参保福暖万家”工程为总抓手,通过加强数据共享,开展信息比对,完善扩面资源库,锁定目标人群,以“六进六引”项目为载体,精准开展服务,持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一是聚焦参保成效,多层次搭建宣传平台。一方面,坚守线下“主阵地”,组织业务骨干赴烟台海洋渔业公司、烟台建筑工程公司等792家重点项目、企业宣传政策、解答疑问;组织党员干部结合“双报到”活动,在庆祥社区、毓东社区等69个村居社区举办政策宣讲,深入744户家庭了解需求、鼓励参保。另一方面,深耕线上“责任田”。在我市主流媒体开辟政策问答专区,定期解答热点问题;制作政策宣讲小视频42个,分期分批在新媒体推广发布;实时更新政策咨询知识库,提升“12333”人社服务热线小时人社“智能客服”功能应用,不断提升社会保险政策知晓率,在全社会营造“我要参保”良好氛围。二是聚焦重点群体,多形式开展政策找人。抢抓高校毕业生求职季关键节点,主动走进鲁东大学、烟台工贸技师学院等12所市内高校,面向学生“点对点”宣讲社保政策。盯紧特定从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政策落实,深入200个新业态平台开展参保政策宣讲,将更多新业态从业人员纳入社会保险保障范围。聚力规范个体工商户依法参保,通过“政策集市”“政策大篷车”等形式,走街串巷、登门督促全市722家商户依法参保,引导800名企业法人依规缴费。下步,我市将聚焦民生导向,扎实推进社会保险制度改革,不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织密扎牢社会保障安全网。谢谢医疗器械企业!
全市启用电子健康合格证明以来,解决了以前“材料多”“环节多”“跑腿多”的诸多痛点问题,获得了群众的普遍认同,请介绍一下电子健康合格证明的特点以及线上申领渠道。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我市是自2022年9月份开始,在全省率先全面推行健康证明电子化工作的城市。市卫健委精心打造了健康合格证明数据归集系统,实现了电子健康合格证明照面信息自动采集、体检结果一键推送,确保体检合格后同步制发电子证,且电子健康合格证明效力完全等同于纸质健康证明。当前,经过不断优化升级,已于2023年全面启用新版从业人员电子健康合格证明,主要特点有:一是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格式“四统一”。实现了全市统一制式、由市级统一制发、统一加盖体检专用章、统一加盖二维码防伪标识。二是在卫生执法领域实现核验“智慧化”。在执法现场,从业人员通过“爱山东”APP,可以直接“亮证”,方便执法人员迅速完成执法。对于不能“亮证”的执法对象,通过扫描打印纸质证面上的二维码,也可进行电子健康合格证明的调阅核验。目前,电子健康合格证明的线上申领渠道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爱山东”APP申领。二是通过“政务服务平台”申领。
刚才发布人提到新生儿凭出生医学证明可直接进行医保参保登记,实现“出生即参保”“落地即享待遇”,请具体介绍一下新生儿如何参保、如何享受医保待遇。谢谢。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新生儿出生后,由我市定点医院办理出生医学证明后,直接凭出生医学证明办理参保登记。参保登记后通过税务缴费渠道进行缴费。出生6个月内缴费的新生儿,可自出生之日起享受出生当年的居民医疗保险待遇。出生6个月以上不满12个月参保缴费的,自缴费的次月起享受居民医保待遇;出生12个月及以上参保缴费的,按普通居民缴费及享受待遇相应政策规定执行。新生儿在集中缴费期内出生,可同时缴纳出生当年和出生次年两年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未在集中缴费期内缴纳的可延长至出生后6个月内。“出生即参保”有效解决新生儿因未落户而不能及时参保、家长往返奔波办理户籍和参保的难题。
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是山东省20项重点民生实事,也是提升残疾人居家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请问哪些残疾人群体享受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政策?近年来我市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取得哪些成效?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家庭经济情况符合困难、残疾等级符合重度的残疾人家庭享受此政策。困难是指享受低保、脱贫享受政策人口或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对象,重度是指残疾等级为一级和二级的残疾人。“十四五”以来,我市根据残疾人状况和个性化需求,结合家庭实际情况,以安全、方便、适宜为目标,按照“一户一策”原则,科学评估,已经对5000余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实施了无障碍改造工程,着力解决这部分残疾人“出门难、如厕难、洗澡难”问题。今年,全市计划对1300余户符合条件的困难残疾人户实施家庭无障碍改造,为残疾人提供基本生活便利,提升生活质量。目前项目总体处于摸底评估和工程招标阶段,下一步进入施工改造阶段,11月底前全部改造完毕。
人文营商环境是一个地方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我市营转办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单位)创新推出了优化人文营商环境系列工作举措,旨在推动民事无忧、乐享烟台,助力全市营商环境持续升级。刚才,6位发布人分别围绕各自领域优化人文营商环境工作举措进行了详细解读。希望各位记者朋友围绕发布的内容,充分发挥各自平台的传播优势,把这一系列务实举措宣传好、报道好、解读好,为进一步优化提升我市人文营商环境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大家如果还有其他需要采访的内容,会后可以联系背景材料里提供给大家的联系人。
烟台公交客户端简介:随时随地查询公交运行位置,到点准时来接你,等车不再干着急。